建制派表現為何會影響社會穩定? 文:陳凱文

在二元對立的香港政治環境裡,特別是經歷過2019年修例風波之後,任何人經常性撰寫文章批評港府,又或者是所謂建制派的話,便會很容易被人標籤為反對派。是故,作為一名經常批評建制派的時事評論員,實在有必要解釋一下,自己跟反對派的批評有何分別,並且從辯證唯物主義和階級學說的角度,指出部分建制派的言行和表現,對香港長遠的安定繁榮,乃至是香港一國兩制的長遠發展,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。

眾所周知,根據《憲法》第31條和《基本法》的規定,香港在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。所謂一國兩制,跟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,本來是三個不同的政治概念,指的是根據《基本法》第5條,香港特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,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,五十年不變。條文中的「五十年不變」,並不包含五十年後一定會變的話,所以在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下,我們有理由相信,一國兩制如能不走樣變形的話,將在一段時間內長期堅持下去。

與此同時,熟悉階級學說的人都知道,一國兩制意味着:香港在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下,資產階級可透過按資分配的生產關係,繼續剝削無產、中產乃至是小資產階級的剩餘價值。另一方面,香港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,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累積,海外及本地的資產階級,已透過各種橫向和縱向收購,把其生意染指到各行各業,並會利用手上雄厚的財力,跟同行的中小企進行不完全競爭,最終使不同行業都出現了寡頭壟斷。

換言之,在香港這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體裡,經濟早已被一個個跨行業的托拉斯把持,階級亦已出現分化和固化,用西方政治學用語的話,便是貧富兩極化,以及社會流動性降低。是故,傳統左派策動的反英抗暴失敗後,時任港督麥理浩才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展開一系列的社會改革,包括:十年建屋計劃、設立綜援前身的公共援助計劃,以及推行九年義務教育,藉此建立「社會安全網」。

然而,當港英在聯合談判過程中,得知中方「主權不能談判」的底線,自己在1997年後必然無法繼續管治香港之後,便開始為所謂的「光榮撤退」作出部署,當中包括:一,透過減少土地供應推動「高地價政策」,吸引資本紛紛投資房地產業,使香港實體經濟向房地產業傾斜,從而製造樓市泡沫;二,推動所謂「民主化」的政制改革,務求行政機關的權力在回歸後,使香港不再是行政主導,並且透過扶植親西方的政治派閥,為未來的政治爭拗埋下伏筆。

第三個是透過把一些專上學院升格為大學,以此增加學位數目,表面上雖能提升港人整體的教育水平,但亦大學畢業生的「含金量」,使草根再難以透過苦讀來實現階級飛躍。此一套組合拳打下來,使香港產業結構開始單一化,公共財政過度依賴賣地收入,貧富兩極化因樓市投機活動而進一步拉大,草根居住成本亦因樓市泡沫而進一步上升,階級流動性則進一步下降,而這一切一切,便是國家領導人過去所提的「深層次矛盾」。

在此情況之下,要維持香港的安定繁榮,便必須化解,或至少是緩和社會的深層次矛盾,而解決所謂的土地問題,由於是降低基層乃至中產居住成本,從而緩和階級矛盾的關鍵。如此一來,無論歷屆的特區政府,抑或是所謂的建制派,他們在言行上的表現,便成了香港能否維護社會穩定,乃至是一國兩制能否行穩致遠的決定性因素,至於箇中原因,為免本文篇幅太長影響可讀性,只好遲點另撰一文再說。

文:陳凱文

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